如果你使用的快门速度高于这个最大同步快门速度,很可能会出现“快门已闭合,闪光灯却还没来得及把整个画面照亮”的现象:
快门速度过高,闪光灯来不及照亮整个画面
室内拍摄,你可能用不了那么高的快门速度;但如果要拍体育竞技类题材或者在室外强光中拍摄,你可能需要开启高速快门同步。
在相机的闪光灯功能设置里开启高速同步功能,就可以在使用高速快门的同时正常使用闪光灯了。
高速同步设置界面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高速快门同步功能可能会造成闪光灯的最大输出功率下降。
第三个需要在闪光灯功能界面开启的设置就是 TTL 功能。
这一功能的实质是在正式闪光前进行一次预闪,通过计算反射回来的光线调整正式闪光的实际输出功率,达到“恰好使主体正确曝光”的效果。
这一功能可以保证你的闪光灯输出不会过强,导致过曝;但如果你的闪光灯最大输出功率不够,它也是无能为力的。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实际操作方法啦~
2实战操作篇
热靴闪光灯的顶部可以移动,自由控制光线的投射方向,因此也衍生出了几种不同的打灯操作方法。
直闪
所谓直闪,就是把闪光灯直接对着人脸。这是许多新手最喜欢的拍法——确切地说,是他们可能只知道这种拍法。
直闪,就是闪灯直接对着人脸
这一打法产的效果是将所有灯光集中投射到人身上。光线很硬,皮肤的质感不好,同时也可能出现“满面油光”的现象。
皮肤质感不自然,满脸油光很尴尬
不少人觉得“闪光灯会影响拍摄效果”,或许就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打直闪的缘故吧。要想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你得试试跳闪。
所谓跳闪,就是不直接把灯打向人物,而是打在其他物体上再反射的方法,光线比较发散柔和。
按照反射方向,又可以把跳闪分为横向与纵向两类。我们先从横向跳闪说起吧。
横向跳闪
横向跳闪,就是让闪光灯对着一旁的墙或者其他浅色、光滑而反光能力强的物体,光线经过墙壁会反射到人身上。
横向跳闪示意图
横向跳闪实操图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操作会使闪光灯的照明效果减弱;此外,由于灯光是斜着打在人身上,几乎没有照到背景,背景会比较暗。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背景暗,不就更突出前景的人物了吗~
横向跳闪,背景很黑
另一个问题就是,人脸最好略微转向反光的方向,而不要正对着镜头,免得脸上一块亮一块暗。
评价:如果不打算拍背景,横向跳闪的拍摄效果挺不错。
纵向跳闪
纵向跳闪,就是将闪光灯反着打在背后或天花板上,利用墙壁和天花板将灯光反射向人物和背景。
纵向跳闪示意图
纵向跳闪实操图
需要注意的是,背后的墙和天花板都不能离摄影师过远,否则光线传播距离过长会产生大幅衰减。
由于闪光灯的光线是从前往后打的,背景也会有足够的自然光线,整体效果很好。
效果好得根本看不出有打灯
评价:效果很好,但对环境和摄影师的经验有较高要求;此外,你可能还要试很多次才能找到最佳角度。
了解最基本外置闪光灯使用技巧后,就要知道如何为外置闪光灯增添配件,令拍摄效果更突出,更能适应多种拍摄条件。
3辅助工具篇
遮光片
闪光灯发出的光线是向四周扩散的,而不是简单的一道光束。
虽然大部分光线是向前发射的,但仍然有一部分光线会以与闪光灯垂直的角度扩散开来。使用遮光片,就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遮光片实物。可以低成本 DIY
遮光片最常用的应用,就是将闪光灯灯打向墙壁时,利用遮光片让人像只吸收由墙反射的光线,会让照片的色调更柔和更自然。
反光板
反光板起到的作用和白墙类似,都能反射并柔化光线,但反光板导致的光强度损失更小,同时位置和角度更自由。
让一个助手拿着反光板,就可以任意地自由地改变反光板的位置和朝向,创造出任意方向的光线。
你只需要注意,不要把反光板拍进画面就行啦~
对了,如果你使用跳闪技法和反光板,最好关掉 TTL 功能,手动调整闪灯输出功率。
因为 TTL 功能会先进行一次预闪,对闪光直接照亮的地方进行评估,再重新计算,保证正式闪光的功率能使预定区域恰好正常曝光。
如果你开着 TTL 玩跳闪,它会根据你闪光灯打向的地方(墙壁或者反光板)计算闪光灯的输出功率,最终结果可能不符合我们的拍摄需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