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道闸砟的各项技术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石子的尺寸,形状等等,并不是一般的小石子就可以。
【那这些小石子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分散受力。
如果铁轨没有铺设道砟,直接将轨枕放在地上,上百吨重的列车直接将压力通过两条钢轨施加在轨枕上,那轨枕可能跑不了几列,列车就一命呜呼了。
但铺上道砟就不一样了,由于道砟是由小石子组成的,可以看作是均匀而较为稳定的介质,因此可以将轨枕受的力均匀分散,增加轨枕的寿命。
第二:减震。
由于道砟中的小石子是带有各种棱角的不规则,所以小石子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的。
在列车经过的时候,压力释放到整个道砟上,小石子相互挤压摩擦,就可以将列车巨大的压力相互分散。
小石子之间发生微小的行为,就有如弹簧的收缩与拉伸,起到减震作用,使列车运行更加平稳安全。
第三:排水。
由于小石子之间有很多的缝隙,水可以很快地顺着缝隙留下路基,不会积存在铁路轨道上,从而保证了铁路的运行安全,便于铁路轨道的铺设与维护。
第四:方便铺设铁轨。
铁轨在大多数的时候是要求绝对水平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在其上运行的列车行驶安全,如果没有道砟直接铺设铁轨,那铺设轨道的工作将变得无比艰难。
地形并不是到处都是平坦的,而高山与峡谷连接不断,就算是一马平川的地形,那要保证铁轨绝对水平也是非常不易的。
因此道砟就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在原本不那么平整的路基上铺上道砟,就很容易找到一个水平面,极大地减轻了铁轨的铺设工作的难度。
【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为什么高铁铁轨不铺石子呢?】
首先,是需要经常维护的问题。
列车经过时会带来震动,长期的震动会使路基上的泥土深入道砟当中,所以要经常换道砟。
其次,平顺的问题。
道砟再平整也,不可能达到混凝土整体道床的水平。
并且由于枕木不是刚性的固定在道床上,列车行驶过车轮之间的钢轨会发生形变,这样的高铁在高速行驶中很容易发生脱轨。
最后,则是爆炸飞溅的问题。
火车的速度大致为80-120km/h,而高铁时速一般在250-350km/h,几乎超出火车速度的2-3倍。
高铁在高速运行中会形成气流,轨道上要是铺设碎石,就会被气流卷起来,飞溅砸到玻璃和周围的物体和人员,影响高铁的行使安全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所以无砟轨道应运而生,无砟轨道是采用混凝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又称作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
我国首条无渣铁路轨道于2007年1月10号晚完成综合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动车组时速高达232km及平稳性、舒适度达到优级,测试的各项数据都在安全标准之内。
随着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护航,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和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技术已经逐步实现系列化、现代化和标准化。
无砟轨道采用自身稳定性,较好的混凝土或沥行道床代替油有砟道床,也减少了行车时而产生的噪音。
而行车时需要的弹性变形,主要由设置在钢轨后构件下精确定义的单元材料提供。
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要求其具有足够的抗冻安全性,特别是对其下部结构在铺轨完成后出现的后续沉降变形要求十分严格。
所以无砟轨道道线的长期稳定性较好,特别是在高速行车条件下,属于一种正常情况下很少需要维修的上部结构形式。
而高铁属于长轨列车,它每一节车厢中间的连接是特别紧密的,所以在行驶的过程中是非常平稳的,不需要在轨道上面铺设碎石。
并且还有一点,高铁的行驶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在铁路上铺设碎石的话,那么高速行驶的列车就会把碎石全部带起来。
而带起来的碎石基本都砸上了高铁,对高铁铁的行驶也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高铁的轨道都是无砟的。
不管是有砟轨道还是无砟轨道,我们在乘坐任何交通工具的时候都要注意安全。对于这些小石子,在座的各位有什么看法吗?好了,这期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